成语琅琅上口琅琅上口的意思解释
lánglángshàngkǒu

琅琅上口

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琅琅:玉石相击声;比喻响亮的读书声。指诵读熟练、顺口;也指文辞通俗;便于口诵。


基础信息

拼音láng láng shàng kǒu

注音ㄌㄤˊ ㄌㄤˊ ㄕㄤˋ ㄎㄡˇ

出处清 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自幼即喜识字,授以唐诗,琅琅上口。”

例子但在我自己有记忆的二、三岁时,她已经把唐诗绝句教我暗诵,能诵得琅琅上口。(郭沫若《沸羹集 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》)

正音“琅”,不能读作“liáng”。

辨形“琅”,不能写作“朗”。

用法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褒义。

感情琅琅上口是褒义词。

繁体瑯瑯上口

近义词抑扬顿挫 字正腔圆

反义词诘屈聱牙

英语can recite quite fluently(easy to pronounce)


※ 琅琅上口的意思解释、琅琅上口是什么意思由chengyu.emzw.com成语大全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解释
àn dú zhī láo案牍之劳 案牍:公文。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。
bù yí bù huì不夷不惠 夷:指伯夷;惠:指柳下惠。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。比喻折衷而不偏激。
bù kě jiū jié不可究诘 究:追查;诘:追问。无法追问到底。
bǐng yào zhí běn秉要执本 秉:执,拿着;要:重要的;本:根本。指抓住要害和根本、
bù chā háo fà不差毫发 毫、发:都是古代的长度名,十毫为发,十发为厘,形容细微。形容一点儿也不差。
bì mén tóu xiá闭门投辖 辖:车轴的键,去辖则车不能行。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。
bǎi yè xiāo tiáo百业萧条 萧条:冷落、凋敝。指各行各业都很冷落、不兴旺。形容社会的衰败。
bá shù xún gēn拔树寻根 比喻追究到底。
bái rì shēng tiān白日升天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。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。
bù shèng bēi sháo不胜杯杓 不胜:经不起;杓:舀东西的器具;杯杓:泛指酒器。比喻喝酒太多,醉了。

成语首拼